安石山梨子
时间:2018/9/12 9:05:00|本文来源:凤庆县凤山镇东城社区阳光花园六幢二单元 |作者:许文舟 |点击数:
九月,安石村的山梨子熟了。
凤庆县安石村是著名的滇红茶原产地。1938年11月,滇红创始人冯绍裘先生从下关来到凤庆,见到“茶树成林,大叶茶高达丈余,芽壮叶肥,白毫浓密,品质优异,极适宜制作精品红茶”的茶园就在安石。
安石已成为中国滇红的重要原产地,现在,它的另一个名声,却源于一枚普通的山梨子。
主人将其摘下,除了自己享用,多余的就摆在路边售卖,活跃在城乡结合部的小商贩把山梨子贩到城里,当然,价格那是翻番了的。过磅时每公斤8元,转手每公斤少12元不卖。
安石村除了少数人家嫌影响地里的粮食将其砍掉以外,大部分人家都有山梨子,多的几十棵,少的几棵。一棵山梨子平均年产140公斤,就算是每公斤8元算,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山梨子价格好,引来一些人前来考察,当他们听说一棵山梨子从小树到挂果需要二十年的时候,又都打了退堂鼓。
网上是无法查到山梨子的,输入这三个字,跳出来的是梨。好在把这种果实图片往朋友圈里一放,马上就有好心人告知,安石村的山梨子有另外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胭脂果。因为果汁有胭脂一样的红,所以称为胭脂果。将熟透的山梨子洗净煮到脱核,再放入适当冰糖,山梨子便成了味道可口的好食品。
山梨子泡酒,不超过三天酒液便呈殷红色泽,同样是酸甜可口,有人给出了另一个诗意的名字叫胭脂醉。不管是水煮还是泡酒,山梨子都有开胃健脾的功效。
其实,山梨子应该算是这种果实的小名了吧,除了我们这里的安石村称之为山梨子,其它地方如德宏、腾冲等地都又叫姑娘果、粗梗稠梨等。我还是觉得山梨子这名字合我心意,尝过那酸到人心醉的滋味,很容易想到老家。老家也有一些酸掉牙的野果子,变成流逝的记忆。
许多事都忘了,许多人也已陌生,唯独一枚酸得让人张口结舌的野果子无法淡忘,那便是乡思的真实味道。不管人们怎样定义乡愁,我个人固执地以为,没有老墙上燎绕的烟色,没有味蕾里泛酸的浆果,扯谈乡愁!当我摘到一枚黝黑的山梨子,咬一口,味蕾上泛起的是一份不能泯灭的情怀。
因为我的童年里总是绕不开一剂酸味,它们是酸石榴,是酸橙子,是酸梅子,是酸腌菜,是酸笋酸浆做的豆腐,是酸楚的回忆。生活在中国大集体年代的农村孩子,哪个不是呛一肚子酸水长大的?
接触山梨子,便认识了一些安石的朋友,他们是摘山梨子的高手,徒手攀爬几十米高的山梨子树,身手敏捷,他们让我想起电影《人猿泰山》;他们是贩卖山梨子的小贩,价格上讲一点,秤头上玩一点,一边称一边往嘴里塞着山梨子,说话呛呛倒倒,山梨子称完只见她的嘴已变成血盆大口,惨不忍睹。
安石的山梨子也分雌雄,也有甜酸,有些山梨子结得压技,其实味道不好,酸不拉几的不说,还会生蛆;有的山梨子虽然熟得迟(要到中秋节前后),但是吃起来酸甜适中,酸不至掉你板牙,甜也不会让你感到腻。如果熟了还结满树上没有理睬,那么你该会想到《晋书》里王戎不吃梨的故事。好吃的山梨子都差不多下树了,并且已经在到昆明上海的路上,不好吃的,就是过了中秋节,还留在枝头,连小鸟都觉得不好下口。
儿子所在单位多是些年轻人,当他们听说还有一种野果子酸得让人心服口服,每到山梨子熟的季节,都会让我给他们寄去一些。年轻人不喜欢煮得稀烂再添加糖,既然要酸就酸出本质的滋味吧。所以很多时候就带鲜采的山梨子,这样也放得长一些。
前久儿子打电话说,我给他寄去的第一拨山梨子终于有一棵核在花盆里长出小苗,听儿子兴奋的样子,就像他当年第一次发表了稿子一样。我没有给儿子的兴奋泼冷水,但我想说的是,山梨子树长到20多米高才会挂果,并且到目前还没有那家科研机构让其矮化,城市是不会允许一棵野果子疯狂地生长的。
其实,山梨子也好,胭脂果也罢,都是山楂科属,能够增强心脏肌肉群组,让心脏的起搏更加有动力。同时,这种不起眼的近乎野性十足的浆果,还可以消除体内悄然堆积的脂肪,脸上不期而遇的雀斑。山梨子既可以饱口福,还可以健身美容,以至很是走俏。
山梨子好吃可是难摘,每年都会听到因为摘山梨子从树上摔下的坏消息,这几年即便山梨子主人也不敢轻易上树了,都请具备攀爬技能且又有一定保护措施的人摘,当然,采工的开销也不低,除了按日计的工资,热情的安石人,还会额外加两餐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