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机关建设 > 文艺园地

乡愁,一座城市历史的精神坐标

时间:2018/10/5 14:59:20|本文来源:临翔区委宣传部 |作者:丁世君|点击数:

 近日,临翔区著名书画家兼文化人丁维道先生的《临沧人文记忆》一书付梓,作为一名地道的老临沧人,他又一次用自己的文字,为临沧人留下了更多的乡愁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城镇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永远是一个城市历史的精神坐标。古人曾云“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字字句句,无一不是记录家乡留在游子心中最美的模样。

 而在我们的生活里,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家乡面貌日新月异,过去的传统瓦屋变成高楼大厦,羊肠小道变成了硬板路,就是很多人记忆中邻家的“小芳”也早就穿上了时髦的衣装。

 在我们的心中,关于这个小城的历史记忆渐渐有些褪色,缺乏鲜明的印象。在外地人面前谈起临沧,我们总是怯怯地难以开口,因为不知道这片土地上曾经出过怎样的人物,有过怎样的故事,不知道要如何骄傲地介绍自己的家乡。“乡愁”似乎成了一个苍白的文字符号,简单的记忆根本无法承载我们对家乡的那份深情。

 作为临沧著名的文化人,丁维道先生一直致力于对临沧传统文化的收集整理,努力用文字记录下他记忆里临沧的老样子,记录下那些快被遗忘的人文历史,让后人能从他的文字中,溯源而上,细品乡愁。他的近作——《临沧人文记忆》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临沧人文记忆》共273页,15.3万字。共分六个部分,分别是:茶马古道马帮行话、云南临沧民俗美食十八怪、临沧对联趣话、临沧民俗杂谈、临沧文人故事、题壁自度曲。

 临沧作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一站,日常生活中就留下了很多“马帮生活”的痕迹。如“大猫猫”一词,原来是奔走于滇西南一带的茶马古道上的马帮中,用来称呼老虎或、豹子等一类较大型的食肉野兽的,现在这个词在一些老人哄逗幼童时候,仍然沿用,如果幼童长时间啼哭不睡,老人就会吓唬“不能哭了,不能哭了,再哭大猫猫来了”,幼童虽不知“大猫猫”为何物,却常常会因莫名的害怕与敬畏而戛然止声。

 再如“走路不允许跨越火塘”的马帮忌讳,其实在一些保存了火塘的山村,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仍然存在这种风俗。火塘被认为是一个家庭中神圣的地方,火塘旁边的位置是留给家中有威望的长辈的,任何人都不能随意从火塘上跨过。这不仅是临沧传统文化的一种记忆,更是临沧人礼仪、道德以及传统道德规范与现代精神文明,相互交融的一种并不过时的选择。

 “临沧民俗杂谈”一章中,从数字忌讳入手,解释了临沧人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而是过“正月十六”的真正原因。临沧人对元宵节的排斥,一直是我们年轻人搞不明白的一个问题,当我们读了丁老的《临沧人文记忆》后,我们终于知道事情的原委,让人颇有豁然开朗之感,让我们在追溯前辈们的已经遥将逝去记忆的过往时,释疑了困惑,让我们获得了原来如此的知识。

 “临沧文人故事”一章的有史有据的记述,更是让我们认识了诸如唐应韶、丁尚德、杨润枝、阮来庆等等一众临沧颇负盛名的文人先知们,对追寻和探索我们边疆地方临沧的文明之源凭添几分自信。

 作为著名的书画家,丁维道先生一直以传承和传播临沧文化为己任,遍访临沧的山水人情,泼墨山水更传播文化于校园,“题壁自度曲”一章节,就充分记录了他浓浓的乡情文化之旅,让我们通过他幽默诙谐而不失清新的词语,看到了一个文化老人对故乡的人、文、景、事的由衷热爱的那份情感。

 正是由于丁老先生的不懈努力,随着《临沧人文记忆》一书的面世,今日的我们,才可以从那些满溢着熟悉味道的文字中,寻找先人的足迹,领略临沧独特的风土人情,记住血脉中那浓浓的乡愁。

录入者:曹建文 责任编辑:曹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