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人大要闻

心里始终装着群众

---记临翔区第四届人大代表、邦东乡卫平村党总支书记 陶先明

时间:2017/10/10 11:07:10|本文来源:临翔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作者:普德兴|点击数:

 “我身在农村,了解农村群众的困难和无奈,同情群众的疾苦,所以我也一直尽我所能、履行我的职责,为家乡群众多做点实事是我最大的心愿。虽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至少无愧于心,无愧于基层代表这个身份,无愧于家乡的老百姓!”。临翔区第四届人大代表、邦东乡卫平村党总支书记陶先明满怀深情地说。

 陶先明,现龄52岁,临翔区第四届人大代表、邦东乡卫平村党总支书记。36年来,陶先明曾任生产队会计、生产合作社文书、小乡文书、村公所文书、村公所党支部书记直到现任村民委员会党总支部书记兼村民委员会主任,并且连续当选临翔区第二、三、四届人大代表。他坚持发展为先、事业为重、民心为基,身体力行地为卫平村的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和村集体事业的发展任劳任怨,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他时时处处想着群众,兢兢业业工作,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向党和群众兑现了人大代表、共产党员的承诺。

 “要与群众多交心谈心、沟通接触,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倾听群众呼声,为群众代言,是我们人大代表的职责所在”。陶先明这样说,更是这样做。他经常深入村寨和田间地头走访群众,促膝谈心,了解社情民意,掌握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定期不定期地召开群众会议,征求群众对卫平村经济、社会发展措施的意见,对村组公益事业建设的建议,倾听群众的呼声和愿望,将群众的意见、建议、愿望逐条逐款地记录下来,整理成书面材料。对于群众意见较大的热难点问题,积极向上级党委、政府反映汇报,对于在本村能解决的问题,督促村两委及时处理,不能立即解决的,也给群众一个明确的答复。交通基础设施薄弱是卫平村最大的难题,影响和制约着全村经济的发展、美丽乡村的建设。

 作为区、乡人大代表的陶先明,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多次在区、乡人代会上提出建设沿江产业路和村组主干道及机耕路的建议,得到了区、乡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资金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实施了一条30多公里的沿江产业路,修建了4条17.3公里的村组主干道路,开挖了8条29.2公里的产业机耕道路,解决了 512户1872人的生产生活交通运输难的实际问题,推进了全村茶叶、咖啡、坚果、蔬菜等茶叶产业建设,农村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群众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感谢陶代表的关心,帮我们跑项目,找资金,我家的房子盖好了,非常结实,地震再来也不怕了”。大青树组段国海见人就说。2014年“10.7”地震,卫平村的民房损失很大,受灾较为严重。陶先明率领村党总支一班人第一时间奔赴村民小组,深入受灾农户查看灾情,及时向上级汇报,争取各方的救灾物资和恢复重建政策、项目的支持。全村共实施完成了危房拆除重建125户,建成了杨团山和红土坡2个易地搬迁安置点,集中安置灾民53户,完成了加固改造146户。杨团山和红土坡易地搬迁安置点的成功建设,为决胜脱贫攻坚战奠定了良好的工作经验和坚实的基础。

 为了卫平村摘掉贫困的帽子,如期建成小康社会,陶先明带领着村“三委”一班人,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脱贫攻坚工作,依法依规地开展每一个程序和环节,抓住了脱贫攻坚战役的主动权和政策机遇。

 卫平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94户,1078人,通过耐心宣传动员和积极主动向上的汇报争取,全村共建设住房356户,其中:建档立卡291户,非建档65户;拆除重建290户,加固改造1户。实施了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集中安置171户。建档立卡户的补助资金和银行贷款已全部兑现到农户手中。29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2014年脱贫出列39户,2015脱贫出列49户,2016年脱贫出列157户,剩余49户于2017年底全部实现脱贫目标。通过“5+2、“白+黑”夜以继日地奋战,脱贫攻坚工作看得见摸得着,使脱贫攻坚政策深入人心,惠及万众,为广大贫困群众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受到了群众的高度评价,群众满意度倍增。

 “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我又可以读书了”。怕令组贫困学生熊光艳含着激动的眼泪说。陶先明以帮助他人为乐,以服务群众为荣,千方百计为那些需要帮助和爱护的弱势群体谋生存,让特殊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真情与温暖。他积极与临沧“汇众爱心团队”联系,为忙牙组尹国秀老人之孙字正华、字正梅、字正吴和怕令组熊炳忠之孙熊光艳、熊光琴等5个特殊困难学生每年向其发放资助400至1000元不等的助学金,解决了这5个小孩子读书难的实际问题。

 找优势,兴产业。卫平村是地处澜沧江低热河谷,热区资源较为丰富。陶先明深入研究村情,带领群众大干产业建设,先后建成了茶叶产业4512亩,咖啡产业2436亩,坚果产业2700亩。积极与临沧凌丰咖啡有限公司协商,以村委会老房子作出租,建起咖啡初加工厂,方便了群众咖啡销售,增加了群众收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现了村集体经济零的突破。

 他抓住卫平村茶叶品质高的优势和墨江至临沧高速公路过境且有互通立交的区位发展优势,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极与驻村工作队一起向区委、政府专题汇报,得到了区委、政府主要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引进企业建设规模化的茶庄园(加工厂)1个,解决了群众卖茶难的实际问题,促进了茶叶产业的稳步发展。依托自然资源,发挥区位优势,他正在与相关部门以卫平温泉瀑布、尖山云雾、忙牙老寨古道、瓦桥坝田园、忙东片区村寨等特色旅游景点进行论证规划,为卫平村乃至全乡的集体经济、农民增收和旅游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活到老,学到老”,热爱读书、热爱学习是陶先明的长外,更是他的爱好。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不断地丰富和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使之与新时期的农村工作相适应,有一种求知若渴的精神动力驱使着他刻苦自学,追求进步。他从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通过刻苦钻研,奋力拼搏,获得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专业专科文凭和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法律专业本科文凭。

 自1996年至今,陶先明先后在邦东乡曼岗村、邦包村、卫平村担任党(总)支部书记。他在新农村建设、易地搬迁、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等工作中“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缩”,脚踏实地,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履行着一名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2014年4月被区委区政府授予临翔区第三届劳动模范;2016年4月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临沧市第十届劳动模范;2016年6月被市委授予临沧市优秀共产党员。

 陶先明深深的爱着卫平这片土地,深深的爱着卫平这里的勤劳善良的群众,在卫平这块熟悉的热土上,留下了他无数个为群众利益和冷暖安危而奔波的足迹。他虽然身体残疾,腿脚不便,但在脱贫攻坚战役的关键时刻、决胜节点,仍然充满激情地带领着全村干部和群众奋战在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战场上。

 这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农村基层代表,党总支书记,用他实际行动践行和塑造了一个勤劳朴实、任劳任怨,心里始终装着群众的共产党员新形象,展现了新时期人大代表的时代风采。

录入者:临翔区人大 责任编辑:临翔区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