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县区人大 > 镇康

镇康县开展边境普法专项行动打造“镇康人大普法”品牌

时间:2025/1/3 10:09:21|本文来源:镇康县人大常委会 |作者:张焱忠 武毅|点击数:

 2024年,镇康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发挥人大普法示范引领作用,主动融入“大普法”格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深入做好边疆治理各项工作 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讲话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将开展专项普法行动与实施“民呼我为”工程有机结合,确定了“三步走”工作思路,围绕普什么、谁来普、怎么普,制定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深入开展专项普法,助推边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步,创建南伞村人大普法县级示范点。南伞村是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同时又是抵边村、城中村,少数民族聚居、流动人口多、社会治理情况复杂。针对这一情况,县人大常委会组织法制工委和南伞镇人大主席团,统筹各方力量,以代表小组为单位,从各级人大代表、村干部、乡贤能人中聘任8人为立法信息员,从公、检、法、司等部门聘任10人为普法指导员,以代表小组+“两员”+部门的方式深入自然村、组、户开展专项普法。共开展专项普法活动8场次,协助村委会及相关职能部门妥善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9件。专项普法的开展,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和支持,达到了示范引领的效果,为面上推开积累了经验。

 第二步,实施“开展边境普法专项行动,打造‘镇康人大普法’品牌”工程。由常委会机关牵头、边三乡镇配合,统筹考虑边境15个村(社区)实际情况和特点,参照南伞村人大普法县级示范点的做法,采取专项普法的方式,实施“开展边境普法专项行动、打造‘镇康人大普法’品牌”工程,集中打造“边境普法示范带”。将“开展边境普法专项行动、打造‘镇康人大普法’品牌”工程与实施“民呼我为”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代表办实事、边境强普法”的目标要求。具体工作中,采取常委会8个专(工)委(室)分别挂联1至2个边境村(社区)的做法,充分调动专(工)委(室)联系部门的职能和优势,统筹各方力量,精心准备课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讲堂等方式,按照“五进”(进村寨、进课堂、进教堂<基督教>、进哨所、进联防所)的要求,每季度深入边境村(社区)开展1次专项普法,并以专项普法为切口,深入实施好“民呼我为”工程。同时,要求各乡镇以代表小组为单位,每年至少创建1个人大普法示范点。通过示范点的创建,建立起“点上抓、线上延、面上推”的“镇康人大普法”新格局,切实推动基层社会治理。

 第三步,总结提升,形成长效机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各专(工)委(室)还将各挂联1个乡镇,充分调动部门和乡镇的积极性,按照上述专项普法的做法和模式,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开“镇康人大普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好的经验和做法,在此基础上,形成长效机制,形成品牌,持续推进工作。

录入者:张华开 责任编辑:张华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