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康县以“五个提升”打造“镇康人大普法”品牌
时间:2024/12/30 10:43:55|本文来源:镇康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作者:陈学梅|点击数:
2024年,镇康县人大常委会以提升普法针对性和实用性为着力点,探索普法路径,创新普法方式,丰富普法载体,打造特色化、接地气的“镇康人大普法”品牌。
学习打头,提升自身硬度。树立“不学法不懂法不足以普法”“普法需要自身硬”的理念,以学法打头阵,建立常委会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个性”清单》24份,制定《常委会议、主任会议年度集体学法计划》,坚持主任会议“第一议题”学法、常委会议专题讲座讲法,常委会班子成员、专工委室负责人或邀请法律专家讲课,年内累计开展集体学法15场次、专题讲座5期。通过形式多样、持之以恒抓学法,全县人大系统干部队伍的法治意识、法律知识、法律素养不断提升。
整合资源,提升普法深度。年内组织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开展普法宣传74场次。南伞镇南伞村充分依托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独特优势,以代表小组为单位,聘任8名立法信息员、10名普法指导员,以代表小组+“两员”方式,将每季度第一个月的5日设为“法治项目集中征集日”,征集群众意见建议20件,以代表小组+“两员”+部门方式深入村寨开展普法7场次、受教群众1873人,协助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9件。
聚焦重点,提升普法实度。聚焦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在南伞镇新城社区推行“123”工作法,以建强1个社区人大代表小组,下设基层社会治理、城市规划建管、社会事业发展3个小组,将“党建平台+代表联络室”“代表履职+服务居民”2个进行融合,搭建结对共建平台,通过“提升代表小组活动制度化常态化水平、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提升群众对人大代表履职的信任度满意度”的3提升,激发代表履职活力,切实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年内接待居民19人次,帮助解决问题14件,调解矛盾纠纷17件,收集意见建议30件,开展“院坝普法”20余场次,入户宣传政策39次。
创新方法,提升普法广度。围绕“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以开展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活动为契机,开展宪法进机关、进选区、进网络“宪法三进”活动,组织机关干部收看“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24年度法治人物”等宣传活动节目,制作4集《人大知识小课堂》短视频,依托“镇康人大”微信公众号、“云南省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等及时推送宪法知识和“宪法宣传周” 活动信息等10余篇,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以“弘扬爱国精神,践行教育法章”为主题,围绕“什么是爱国主义、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怎样弘扬爱国主义”为主线,组织14名人大代表在全县各中、小学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运用全国及镇康不同时期的爱国人物、事迹的动漫和短视频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受教学生达3.2万余人。
强化监督,提升普法力度。围绕年度工作要点,聚焦改善民生福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国界法》《临沧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执行开展检查,听取执法检查报告,作出审议意见11条。持续跟踪监督“八五”普法规划的实施,对常委会作出的“八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进行审查,增强了普法规划实施、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意见办理的严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