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康县人大常委会五举措纵深推进“民呼我为”工程
时间:2024/12/13 17:28:53|本文来源:镇康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作者:陈学梅|点击数:
镇康县人大常委会聚焦民生福祉,发挥代表作用,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回应民声,着力推进“民呼我为”工程走深走实。
一是细化任务措施,扛实工作责任。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打造“高质量履职推动高质量发展”人大代表办实事活动升级版实施“民呼我为”工程工作方案,建立“民呼我为”工程责任清单17份,明确工作职责、活动内容及具体要求。
二是建强活动阵地,夯实工作基础。按照有固定场所、统一牌子、公示栏、制度、台账、办公设备、活动、信息支撑平台等“八有”标准,建成县级代表之家1个、巩固提升乡镇代表工作站7个、村(社区)代表联络室71个,实现代表活动阵地县、乡(镇)、村(选区)三级全覆盖。
三是丰富活动载体,激发履职活力。依托“家站室”代表活动阵地,结合实际,定期依法有计划组织开展活动,以行政村(社区)为单位,将全县各级人大代表669名编为70个代表小组常态化开展活动。今年以来,常委会组成人员走访联系基层县人大代表269人次,县级人大代表走访选民2900人次,组织代表开展学习培训151场次850余人次,组织开展代表活动165场次,收集社情民意740余条,为民办实事720件。
四是推进数字赋能,提高工作质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网上代表活动阵地建设,建成网上代表之家、代表工作站、代表联络室79个,开展云南省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运用培训9场次590余人次,实现实体代表活动阵地与网上代表活动阵地相统一。推广代表活动阵地二维码和代表码在“家站室”等场所公开,制作扫码流程小视频、代表(群众)建议意见“码上提、马上办”,目前代表通过平台提出意见建议21条、“家站室”群众扫码反映问题留言57条,交办有关单位承办4件。
五是坚持以点带面,发挥示范效应。聚焦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提升、民生保障、基层治理和民主法治等事项,坚持每个乡镇挖掘打造至少1个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广典型经验,推动“民呼我为”工程落地见效。南伞镇南伞村代表小组以打造“镇康人大普法”品牌示范点为切口,以代表小组+“两员”(立法信息员、普法指导员)+部门开展精准普法、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共征集意见建议20件,开展普法活动7场次、直接受教群众1873人,协助调处矛盾纠纷19件。南伞镇新城社区以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推动共治共享为切口,探索推进“123”工作法,共接待居民19人次,入户宣传政策39次,开展“院坝普法”20余场次,帮助居民解决问题14件,调解矛盾纠纷17件,收集意见建议30件,办理28件。军赛乡忙吉利村代表小组以宣传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为切口,助力管用好村集体“三资”,激发群众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