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研究

关于文化与文化自信

——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体会

时间:2017/12/13 8:46:44|本文来源:沧源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作者:陈卫东|点击数:

 党的十九大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的大会,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团结奋进的大会,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主题鲜明、举旗定向,气势磅礴、激荡人心,明确宣示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重大政治问题,是我们党迈向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十九大报告以精准的语言,通俗的表述对报告主题进行了高度提炼,准确概括。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回答了“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问题。

 3万多字的报告,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提出的新方位、新思想、新判断、新方略、新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指导实践。

 我特别注重十九大报告中“文化”“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文化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美好生活”“美丽中国”这些与文化相关的几个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有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需要我们悉心研读,才能领会其精神实质。

关于“文化”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报告中,“文化”一词共出现了77次,可见“文化”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含量。

 关于“文化”概念,我在《关于佤族文化的涵义、特性和功能》这篇文章中,曾经给文化下过定义说:人类“耕耘”的一切就是文化。这个定义是我所见到的有所“文化定义”中最简短,但这个概念太笼统了,有些人不容易理解。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学习研读十九大报告,通过思考,对“文化”概念,我十分赞同余秋雨老先生所定义的文化: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

 这一文化定义包含一个民族的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民族之间的区别,不在于他们的皮肤,也不在于他们文字,而在他们精神价值、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

 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创建一个民族的集体人格。这个“集体人格”应该是:爱和善良。爱和善良能够超越一切,又能把一切激活。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爱和善良,即便有崇高的理想,也是可怕的;即便是有巨大的成功,也是自私的。相反,如果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若是以爱和善良为目标,那么,他们文化的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就会放射光芒,就会晶莹剔透。只因为爱和善良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高德行和最后原则。

 关于“文化自信”

 十九大报告中,“文化自信”一词出现了6次。

 2016年7月1日,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从此,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什么是文化自信?按照网络上解释,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用通俗话说,文化自信是我们对自己文化的正确认识,对自己精神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己民族集体人格的充满信心。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无疑将文化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表明了党中央对文化繁荣发展的高度重视,这为我们文化工作者鼓舞了信心。

 文化的自信,首先源于我们对自身文化的了解。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我们认为,就是要把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正确地阐述,让老百姓更容易的接触到、更深刻的认识到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才能做到文化自信,让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得到发展,文化产业得到壮大,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得到全面的发展。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前提、内在基础与现实需要。树立文化自信,我们既要对内劲往一处使,心向一处聚合,也要积极对外构建、打造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新模式,实现多元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是不忘历史。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历史来源。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认同和自豪,只有肯定自身文化的合理价值和正能量,才能产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进而能够在不同文化的价值比较中产生由衷的自豪感,从而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超越与创新。

 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自信与自强,根本上推动了对中国理论、道路、制度的自觉、自信与自强。文化自信的建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更富有引导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更有行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更有保障性。

 作为一名党员,我将不断学习、积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使自己的学术思想不断成熟,学术研究不断进步,更加坚定自己的文化自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团结和带领佤族文化研究会广大会员,为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为打造“世界佤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担当新的文化使命,努力讲好沧源故事,用佤族优秀传统文化,用佤族文化的精神价值,涵养沧源各族干部群众的精气神,激发各族群众的脱贫志气,提高各族群众的致富能力,最终实现与全市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

录入者:曹建文 责任编辑:曹建文